首页> 产经>正文

新中国首个工人新村启动改造,怎么改?

  曹杨一村,始建于1951年,是新中国首个工人新村,首批楼房48栋,在当年入住曹杨一村,可是劳动模范、先进工作者才能享有的待遇。2004年,曹杨一村被评为“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”。65载的岁月变迁,房屋老化,空间逼仄、煤卫合用,居民们改善的呼声很强烈。去年12月,曹杨一村成套改造项目启动,如何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同时,保留住工人新村的历史风貌?

  “这个不要了,肯定舍不得,陪伴了我多少年了。”收拾完最后几样东西,80岁高龄的张阿婆就要暂时搬离住了大半辈子的曹杨一村老公房了。

  “一直盼望能够独门独户,多少年了,一直想,今天终于实现了。”张阿婆说。

  街坊邻居们纷纷前来送行,大家相约,明年回搬之时,再一起合影庆祝。“明年我们就碰头了,要回来的呀!”

  上海鼎鼎大名的曹杨一村将在其70岁生日到来之际,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。

  1951年,上海提出市政建设为生产服务,为劳动人民服务,开始建造曹杨一村,共计48栋楼1002户,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。

  

  一年后,一批优秀工人代表们,搬进了这里,虽然每户仅三四十平米,还要三户人家合用一间公共厨房、卫生间,但是能脚踩木地板,还能用上抽水马桶,是当时大家都向往的生活。

  到60年代初期,48幢房屋还统一由两层加建为了三层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周边高楼渐起,工人新村的辉煌逐渐褪去,老房日渐斑驳,煤卫合用带来的生活不便也日益凸显。2011年,小区进行过一次厨卫改造,公用的厨卫分成了三间,但仍然不在套内。

  

  杨阿婆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:“要在马桶间里洗澡,很小的,还要水烧进去才好洗澡,年纪大了,拿也拿不动。”

  曹杨一村,作为工人新村建筑的代表作,被列入到了上海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,但同时,上了年纪的老公房已经出现了安全隐患,居民们改善生活的呼声也很强烈,老工人新村亟需一次大型手术。普陀区房管局副局长顾鹤鸣表示:“我们在前期邀请了很多专家帮我们进行论证,历史优秀建筑的保护与居民民生改善之间寻找平衡点。”

  

  专家们经过激烈商议,首先拍板的是曹杨一村超前的"邻里单元"布局设计理念必须完整保留。另外,结合地势形成的扇形城市肌理也不能被打破。“所以在当时规划理念也是非常先进的,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概念,结合地形,结合自然环境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建筑学专家郑时龄说。

  不过,具体的改造方案,却颇费思量。想过抽户,但谁走谁留无法做选择;也想过拆落地重建,但显然不符合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。“你如果不动它的结构来改造,是不可能的,因为它是一个砖木结构,尽最大努力来恢复它的原真性。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说。

  

  反复讨论推翻调整,最终的成套改造方案渐渐成形:将房子北侧凹处放宽约两米,来释放少量面积,给到每家每户约5-6米左右的独立厨卫空间。同时,整体改造后,依然要保持北立面的形态与原立面一致。同时,每户人家内部的改造,必须要用“一户一方案”的精细化设计,让老百姓满意。“不断修正,不断讨论,要1500户都满意,全部同意。”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中伟说。

  

  与旧改征收不同,成套改造必须百分之百同意才能生效启动。1510户居民,众口难调,各有诉求,成套改造能顺利推进吗?9月16日《新闻透视》将继续关注。

  (看看新闻Knews记者:应冠文 师玉诚 编辑:小真)

友情链接:
北京新闻网
广东新闻网